- 孟祥林;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辛集市成为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体系向东拓展的触角,也成为石家庄市与衡水市之间连接的节点,辛集市的区位优势凸显,以辛集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周边中心地形成"一轴+两点+两链+四子团"的发展格局成为辛集城市团发展的理性选择.在辛集市行政区划内要基于"五片区+五节点"促成"一点+一环"的发展格局.以辛集市为核心,与腹地内的中心地形成鼎足发展构架,能够进一步促进辛集市与其他中心地之间的联系.构建辛集市城市团需要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为前提,加强乡镇中心地的支撑作用,在行政区划边界处依托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构建次级城市团,变城市发展的洼地为城市化的隆起.
2020年06期 v.22;No.124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晓卫;王优;杨彩虹;赵一博;
正定隆兴寺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佛寺之一,其中留存的殿、阁等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隆兴寺为寺园同构的总体布局形式,佛寺外部空间具有园林化的特征,入寺即入园.其园林深受当地气候、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外部空间较宽敞,具有典型的的北方佛寺园林特征,兼具宗教性和世俗性.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等途径,论述隆兴寺的总体布局及空间序列构成,梳理隆兴寺外部空间及园林的营造方法,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
2020年06期 v.22;No.12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旭阳;李维;樊明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基于地理学的视角,对河北省14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型结构、时间演变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对河北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人地关系响应机制.研究表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以传统戏剧、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及杂技与竞技类居多.在形成时间上,多集中在明清、民国时期.在空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分布差异性,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地区,东部及北部地区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晶,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印记.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府重视程度、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2020年06期 v.22;No.124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文斌;刘莉;王雯悦;赵宏宇;
传统聚落有着悠久历史,防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以武安万谷城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论述传统聚落空间的物质防御与精神防御.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聚落选址的防御布局,随后分别从中观层面论述街巷布局的防御机理及微观层面探讨居住建筑的防御技术,最后从精神依赖、庙宇建筑、装饰构件3个角度解读传统聚落的精神防御.通过对万谷城村的分析研究,探讨传统聚落的防御特点,研究分析普通传统聚落的空间防御体系.
2020年06期 v.22;No.124 31-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中伟;张津津;
河北省从2018年秋季高一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模式.通过对河北省不同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高中选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总结外省市高中选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河北省高中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河北省高中在选科时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选科盲目性大、科目组合比例差异大、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家长指导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对外省市选科比较成功的16所高中从软硬件设施、管理、走班、教学、教师、学生、家长等7个层面进行了经验总结;河北省高中应认真学习外省市成功经验,并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2020年06期 v.22;No.12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华;张亚军;
在司法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热潮之下,检察机关检务建设逐渐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智慧检务建设作为检察改革的前沿阵地,克服"转轨并轨"带来的阵痛,秉承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理念,着眼建设"智慧型检察院"的目标,不断提升检察监督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河北省在检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大力发展智慧检务建设,以提升业务需求为动力、以突出问题驱动为导向、以创新检察改革为目标,不同地区的各级检察机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技术研发和系统提升.在以后的智慧化建设过程中,要继续秉承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理念,统筹规划河北省智慧检务进程,理性面对各地差异,均衡发展河北省智慧检务的建设路径.
2020年06期 v.22;No.124 42-4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魏胜敏;刘旭;郝明;马锁钟;冯可庄;王晶;
选用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对河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以研究运动对戒毒康复的影响.经过3个月易筋经锻炼后,数据分析表明女子戒毒人员在体质方面和精神心理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良性变化.结果表明:传统功法易筋经对戒毒康复人员具有很好的保健康复效果,是一项适合戒毒康复人员的运动戒毒项目.
2020年06期 v.22;No.124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立;陈玉娟;贾富池;胡雯雯;杨惠玲;张义飞;冯蕾;李敏;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调查法制定了一套简单、科学、准确、易操作、易掌握的少儿体态评估程序、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筛查少儿高低肩、驼背、骨盆前倾、骨盆侧倾、O型腿、膝关节超伸等问题.该标准便于向中小学和社会普及、推广,对于促进少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2020年06期 v.22;No.124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下载次数:1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朱二刚;马倩;周超;
体育社会组织能精准、动态把握公众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可以为体育治理提供精确靶向,其进入体育治理体系并发挥重要作用是必然的趋势.研究认为,政府缺位、市场失灵、政策环境和多元需求是体育社会组织走向体育治理的动力;然而,其存在辐射人群有限、独立性不足、治理深度不够、公共性较为缺乏等困境,严重限制了其参与体育治理的效应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体育社会组织走向体育治理的路径:革新政府理念,推进治理模式从"工具主义"向"合作治理"转型;优化政策供给,构建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框架制度;强化专业水平,夯实体育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加强政社合作,建立互惠合作的多元治理框架.
2020年06期 v.22;No.124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锡华;
针对传统健美操评分过程中评委主观性评价标准影响过大的特点,采用目标图形监测和朴素贝叶斯最优分类器理论,设计了一种健美操力度与动作的自动评分系统.当目标处于最优动作、有效发力且保持最优动作达到设定时间后,对该动作进行计分,以分解动作的总得分评判健美操整体分数.首先说明了系统的目标图形监测流程及硬件设置,阐述了朴素贝叶斯最优分类器在动作识别中的应用,最后针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评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目标健美操动作进行评分,方案完善,识别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020年06期 v.22;No.124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魏永敬;王广亮;
"腾空外摆莲360°接提膝独立(324B+3)"是竞技太极拳中重要的难度动作,该动作的完成质量决定了比赛成绩.对324B+3动作起跳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起跳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躯干向右扭转,提高了右脚离地瞬间摆腿的初速度;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及核心力量对完成动作至关重要;起跳阶段垂直方向的冲量很大,是腾空转体阶段的动力来源.
2020年06期 v.22;No.124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董雷;
运用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现行的网球竞赛规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目前网球竞赛规则中存在计分方式繁琐、场均比赛时间冗长、比赛过程精彩程度不够、强制性参赛制度有悖于健康理念等问题.结合上述问题提出了3条建议:简化计分方式、减少每盘比赛局数,增加整场比赛盘数、引入"智能"司线仪.
2020年06期 v.22;No.124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