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匿名审稿的目的
专家审稿是审稿程序中的二审,由各学科中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从学术上对稿件进行审阅,提出科学、客观、公正的审稿意见,作为三审和学报最终定稿的参考意见。双向匿名审稿是为了杜绝人情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确保审稿的科学、客观、公平和公正。
二、匿名审稿的程序
1.建立审稿专家数据库。审稿专家包括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两部分。审稿专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条件:(1)副教授以上职称,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高的学术造诣;(2)有较强的责任心,为人正直,能够客观、公正地提出审稿意见;(3)有较充足的时间,能够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编辑部交给的审稿工作。
2.送审方式。责任编辑完成一审后,需从专家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审稿专家,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寄给专家。如果专家不能接受电子邮件,则需将纸质稿件密封后送交专家。
3.审稿专家需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完成审稿工作,并按时送回编辑部。
三、专家审稿要求
审稿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创新性、学术价值和论证程度。三者是递进式的关系,即只有前边的审核合格,后边才有审阅的必要。
1.审稿专家应对稿件的创新性(选题新、观点新、内容新、材料新)提出明确的意见。创新性是用稿的基本条件,如果不具备“四新”之一,则专家对稿件不需再审。
2.审稿专家需对稿件的学术价值提出明确意见。在稿件有创新的前提下,对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进行必要的评估,作为是否采用的依据。
3.审稿专家在确定稿件具有创新性和一定学术价值后,对稿件的论证程度进行评判,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4.专家需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尤其第1、2项),对稿件总体质量进行评估,进行等级评定,提出是否采用的建议。
四、其他
1.编辑部人员和审稿专家均须遵守保密原则,审前、审后均不得向任何人泄漏审稿信息。编辑部人员如果出现泄密情况,将按照编辑事故来处理。审稿专家泄漏审稿信息,将终止其审稿资格。
2.专家数据库将采取动态的方式,根据需要随时增补审稿专家。将定期对审稿专家的审稿情况进行评估,不合格者终止其审稿资格。
3.编辑部人员需对专家数据库信息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