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学銮;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社区服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社会工作的福利属性决定了社区服务的福利属性,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福利发展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把“社区服务业”改成“社区服务工作”,是对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矫正,是向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性质、社会福利性质和公共服务性质的真正回归。
2006年05期 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夏学銮;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社区服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社会工作的福利属性决定了社区服务的福利属性,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福利发展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把“社区服务业”改成“社区服务工作”,是对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矫正,是向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性质、社会福利性质和公共服务性质的真正回归。
2006年05期 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贺宾;陈伟;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组织在广大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代黄佐在其《泰泉乡礼》中对此多有记述。由《泰泉乡礼》,可见传统国家通过编织民间社会在乡村社区建立了多层面而又相互贯通的道德教化网络,藉此,在广大乡村构建起“心悦诚服”的统治秩序。以《泰泉乡礼》为参照,当代新农村建设不应忽视道德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对民间组织在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更须格外关注。
2006年05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贺宾;陈伟;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组织在广大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代黄佐在其《泰泉乡礼》中对此多有记述。由《泰泉乡礼》,可见传统国家通过编织民间社会在乡村社区建立了多层面而又相互贯通的道德教化网络,藉此,在广大乡村构建起“心悦诚服”的统治秩序。以《泰泉乡礼》为参照,当代新农村建设不应忽视道德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对民间组织在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更须格外关注。
2006年05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斌;王晓京;
中国农民工长期工作在城市,从事各种职业,技术水平也高低不同。但是,他们的居住条件却惊人类似,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住房设施简陋、环境差,同质性强,居住模式以集体居住为主,居住伙伴多为同伴民工,家庭形式居住的农民工只占23.3%。尽管居住方面处于绝对剥夺状态,农民工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仍然表现出中度的满意水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他们选择的参照群体为同类民工,而且认同当前的市场分配逻辑。但是当结果公平分配原则被他们更多认知的时候,他们的相对剥夺感会极大提升,由此产生的后果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挑战。
2006年05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斌;王晓京;
中国农民工长期工作在城市,从事各种职业,技术水平也高低不同。但是,他们的居住条件却惊人类似,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住房设施简陋、环境差,同质性强,居住模式以集体居住为主,居住伙伴多为同伴民工,家庭形式居住的农民工只占23.3%。尽管居住方面处于绝对剥夺状态,农民工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仍然表现出中度的满意水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他们选择的参照群体为同类民工,而且认同当前的市场分配逻辑。但是当结果公平分配原则被他们更多认知的时候,他们的相对剥夺感会极大提升,由此产生的后果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挑战。
2006年05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申学锋;
农民进城务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是弱势群体,加之国家相关部门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非常严重。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财政部门应当有所作为,发挥积极的宏观导向作用,如增加相关环节的公共财政支持,确保和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与监控制度等。
2006年05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申学锋;
农民进城务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是弱势群体,加之国家相关部门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非常严重。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财政部门应当有所作为,发挥积极的宏观导向作用,如增加相关环节的公共财政支持,确保和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与监控制度等。
2006年05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肖贵清;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的特色;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具有突出的时代性的特色;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的特色;始终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广泛的人民性的特色。
2006年05期 26-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肖贵清;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的特色;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具有突出的时代性的特色;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的特色;始终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广泛的人民性的特色。
2006年05期 26-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袁聚录;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当前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主要目标有:由农业型民主文化向混合型民主文化转型;由臣民型公民文化向民主型公民文化转型;由价值侧重型民主文化向价值调适型民主文化转型;由人治型民主文化向德治和法治共治型民主文化转型;由多维非开放型民主文化向开放型民主文化转型。
2006年05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袁聚录;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当前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主要目标有:由农业型民主文化向混合型民主文化转型;由臣民型公民文化向民主型公民文化转型;由价值侧重型民主文化向价值调适型民主文化转型;由人治型民主文化向德治和法治共治型民主文化转型;由多维非开放型民主文化向开放型民主文化转型。
2006年05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瑞玲;
青年亚文化是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逻辑与青年的生理、心理作用的必然产物。青年亚文化中既有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也存在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和谐音。所以应该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引导青年亚文化积极、健康地成长,消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05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瑞玲;
青年亚文化是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逻辑与青年的生理、心理作用的必然产物。青年亚文化中既有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也存在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和谐音。所以应该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引导青年亚文化积极、健康地成长,消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05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浩斌;王飞南;
感性选择具有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文化学上的多重意蕴。从感性选择的语境来审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感性选择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性选择也就无法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底蕴和民族特色。理性地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感性选择及其演变机制与规律,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006年05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浩斌;王飞南;
感性选择具有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文化学上的多重意蕴。从感性选择的语境来审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感性选择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性选择也就无法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底蕴和民族特色。理性地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感性选择及其演变机制与规律,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006年05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永昌;朱凤荣;
和谐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有序、动态协调、充满活力的最佳状态,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基本状态;和谐是客观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唯物辩证法逻辑体系的总体范畴;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2006年05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永昌;朱凤荣;
和谐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有序、动态协调、充满活力的最佳状态,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基本状态;和谐是客观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唯物辩证法逻辑体系的总体范畴;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2006年05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一强;
“经济人”理念的泛化引发了严重的道德危机。“经济人”应回到自己经济行为的“场地”上去,“道德人”则应在道德行为中起指导作用,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协调发展。
2006年05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一强;
“经济人”理念的泛化引发了严重的道德危机。“经济人”应回到自己经济行为的“场地”上去,“道德人”则应在道德行为中起指导作用,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协调发展。
2006年05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耿喜梅;严翠玲;柴淑芹;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的原因。韦伯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精神。他在论证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精神的作用,忽视了物质的作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既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又重视精神背后物质因素的力量,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当然,尽管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存在局限,但它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2006年05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耿喜梅;严翠玲;柴淑芹;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的原因。韦伯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精神。他在论证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精神的作用,忽视了物质的作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既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又重视精神背后物质因素的力量,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当然,尽管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存在局限,但它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2006年05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学凡;
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是随着制度的变迁而产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约束、农业产业化的兴起、破解“三农”问题、解决规模经营问题和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迫切需要农业组织化,中外农业组织化的经验教训也为我国农业组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我国农业组织化成因加以探索,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业效率。
2006年05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学凡;
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是随着制度的变迁而产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约束、农业产业化的兴起、破解“三农”问题、解决规模经营问题和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迫切需要农业组织化,中外农业组织化的经验教训也为我国农业组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我国农业组织化成因加以探索,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业效率。
2006年05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莉;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融资非常困难,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以振兴中国经济。
2006年05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莉;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融资非常困难,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以振兴中国经济。
2006年05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军;
两汉时期将军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与州府的军府化过程可谓一在中央层面一在地方层面,共同推动着两汉政治体制的演化。这两种演化趋势于汉末合而为一。曹操霸府就是这种演化的结果,亦即公府幕府化的完成。这一点在曹操霸府军事参谋机构的设置上可得到确证。而这些机构的设置以及制度上的规定也奠定了魏晋以后加兵公府及地方军府的基本框架。公府幕府化的结果也表明军事因素开始全面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影响巨大。
2006年05期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军;
两汉时期将军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与州府的军府化过程可谓一在中央层面一在地方层面,共同推动着两汉政治体制的演化。这两种演化趋势于汉末合而为一。曹操霸府就是这种演化的结果,亦即公府幕府化的完成。这一点在曹操霸府军事参谋机构的设置上可得到确证。而这些机构的设置以及制度上的规定也奠定了魏晋以后加兵公府及地方军府的基本框架。公府幕府化的结果也表明军事因素开始全面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影响巨大。
2006年05期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郑建敏;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实现了从单干到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发展,使5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农民实现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十六大后党把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三农”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指引农村走向富强。
2006年05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郑建敏;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实现了从单干到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发展,使5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农民实现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十六大后党把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三农”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指引农村走向富强。
2006年05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慈波;
陈骙的《文则》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具有较高理论色彩的文话著作。它推原六经,但更主张以意为主,在文章分类、风格特征、语言运用、篇章结构、文体区分等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书中所体现的较为自觉的类分、比较和通变等方法论意识,更为此后的文话著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6年05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慈波;
陈骙的《文则》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具有较高理论色彩的文话著作。它推原六经,但更主张以意为主,在文章分类、风格特征、语言运用、篇章结构、文体区分等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书中所体现的较为自觉的类分、比较和通变等方法论意识,更为此后的文话著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6年05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刚;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的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2006年05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刚;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的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2006年05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红莉;
中国古典戏曲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的产生由其特殊的审美机制决定,与其特定的形式要素有密切关系,并与整个审美传统、文化系统血脉相连。认识其中内在关系对理解古典戏曲的审美特征及思考其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发展路向有重要意义。
2006年05期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红莉;
中国古典戏曲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的产生由其特殊的审美机制决定,与其特定的形式要素有密切关系,并与整个审美传统、文化系统血脉相连。认识其中内在关系对理解古典戏曲的审美特征及思考其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发展路向有重要意义。
2006年05期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薇;
电影《罗拉快跑》的表述是“时”,这是一种关于时间的叙说。它表达了西方文化中命运、偶然、游戏的主题,又契合了东方文化中宿命、“无常”、“无为”的命题。东西方文化对“时”的认识相比照又相交融——这是赏析电影《罗拉快跑》的一个新视角。
2006年05期 96-9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薇;
电影《罗拉快跑》的表述是“时”,这是一种关于时间的叙说。它表达了西方文化中命运、偶然、游戏的主题,又契合了东方文化中宿命、“无常”、“无为”的命题。东西方文化对“时”的认识相比照又相交融——这是赏析电影《罗拉快跑》的一个新视角。
2006年05期 96-9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侯凤翔;刘智勇;
朱耷的绘画语言呈现出明显的隐喻特点:求生保命是隐喻形成的心理动因,“白眼向人”式形象构成隐喻风格的形象系列,简约是隐喻画风的主要表现。
2006年05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侯凤翔;刘智勇;
朱耷的绘画语言呈现出明显的隐喻特点:求生保命是隐喻形成的心理动因,“白眼向人”式形象构成隐喻风格的形象系列,简约是隐喻画风的主要表现。
2006年05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雪山;聂书法;
西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呈现国际化趋势,如何正确对待国外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设计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设计师在设计中忽视或照搬传统文化元素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探讨、挖掘传统文化,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本土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使之成为国际性设计语言,为国际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中国本土的智慧和想像力,从而使我们的设计在国际上拥有独特的竞争力。
2006年05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雪山;聂书法;
西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呈现国际化趋势,如何正确对待国外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设计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设计师在设计中忽视或照搬传统文化元素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探讨、挖掘传统文化,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本土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使之成为国际性设计语言,为国际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中国本土的智慧和想像力,从而使我们的设计在国际上拥有独特的竞争力。
2006年05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缑新华;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它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像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歇后语中对这四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反映了我国民间笃信道、佛,追求情义、正义以及国民性格中歧视弱小、圆滑世故的民族心理。
2006年05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缑新华;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它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像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歇后语中对这四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反映了我国民间笃信道、佛,追求情义、正义以及国民性格中歧视弱小、圆滑世故的民族心理。
2006年05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宋文杨;贾萍;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对从句子角度阐释语言特点有很好的效果。它对分析京剧语篇的及物性,探讨京剧语篇的语言特点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分析发现,为了实现京剧的交际目的,京剧创作者往往采用更多的物质过程小句、关系过程小句和心理过程小句,这就说明了不同类型的语篇体裁决定了不同类型的过程小句的分布。这对推动京剧这一艺术的普及与发扬光大有着积极意义。
2006年05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宋文杨;贾萍;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对从句子角度阐释语言特点有很好的效果。它对分析京剧语篇的及物性,探讨京剧语篇的语言特点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分析发现,为了实现京剧的交际目的,京剧创作者往往采用更多的物质过程小句、关系过程小句和心理过程小句,这就说明了不同类型的语篇体裁决定了不同类型的过程小句的分布。这对推动京剧这一艺术的普及与发扬光大有着积极意义。
2006年05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贾京;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英汉习语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于是在英汉习语互译中产生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语言的意念功能决定了习语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习语的相对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则使习语产生绝对不可译性。了解英汉习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利于更好地使用英汉习语,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2006年05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贾京;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英汉习语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于是在英汉习语互译中产生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语言的意念功能决定了习语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习语的相对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则使习语产生绝对不可译性。了解英汉习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利于更好地使用英汉习语,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2006年05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伟保;
清末的教育改革始于戊戌维新运动,光绪帝在“定国是之诏”中明确宣布停废八股文,改试时务策论。这一举措虽因变法的失败而不得行,但庚子之变后,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和要求下,清廷不得不对教育和科举制度进行改革。1905年,清廷最终废止了科举制,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6年05期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伟保;
清末的教育改革始于戊戌维新运动,光绪帝在“定国是之诏”中明确宣布停废八股文,改试时务策论。这一举措虽因变法的失败而不得行,但庚子之变后,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和要求下,清廷不得不对教育和科举制度进行改革。1905年,清廷最终废止了科举制,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6年05期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付晓丽;
动机是外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动机水平。这些措施包括:设置合理目标;改善课堂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重视积极反馈等。
2006年05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付晓丽;
动机是外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动机水平。这些措施包括:设置合理目标;改善课堂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重视积极反馈等。
2006年05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