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学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李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改革客观规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在我国改革方式上相结合的体现 ,是我国 2 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实践的奥秘所在 ,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 ,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保障。

    2002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从经济全球化看社会主义因素的新发展

    秦瑞芳

    20世纪末以来 ,在起始阶段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不仅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否定 ,还恰恰包含着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 ;经济全球化 ,从其发展的趋势上讲 ,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一步发展在地域上的极限 ;它的发展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 ,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2002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几点启示

    张文祥,董丽君,于振生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 ,辩证地吸取他国的经验方法 ,不可照搬照抄 ,私有化绝不意味着就能建立起市场经济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还尤其应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防止两极分化 ,以人民利益为重。

    2002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结合历史经验谈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

    葛茂林

    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 ,根源于历史上长期“人治”传统和小农经济意识及习惯的深刻影响 ,并同现实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制度直接相关。总结历史经验 ,着眼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党员干部队伍 ,有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加强制度建设 ,改进教育管理工作 ,完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使干部管理在基层和实践中走到科学、公正、公开、真实、有效、有序、比较民主和相对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2002年01期 11-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公民道德的形成

    白凤民

    公民道德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形成必须有两个前提 :一是公民能够独立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利 ,二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复杂化及相应的反思。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不存在公民道德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只存在公民道德的萌芽 ,我国公民道德首先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

    2002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法律信仰的缺失及其培育

    朱凤荣

    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法治化进程 ,法制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要真正实现法治 ,公民法律信仰缺失是其主要障碍。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更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2002年01期 16-1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简析“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的区别——对“法轮功”邪教的宗教学批判

    牛宏伟,马维林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 ,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 ,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 ,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 ,不是宗教 ,“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 ,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 ;“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 ,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 ;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 ,而“法轮功”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2002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略论现代社会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张兵

    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与宗教的共存状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 ,宗教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 ,科学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两者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2002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从“向日葵花”到“经霜枫叶”——诗人刘章及其诗美追求

    韩进廉

    刘章在大跃进的年代走上诗坛 ,虽然诗歌受时代政治思想观念的局限 ,有图解概念、粉饰生活的一面 ,但作为“农民诗人”、“庄稼人的儿子”,仍有植根于农村深厚土地中的好诗贡献着特殊的审美价值。经过“文化革命”十年浩劫的砥砺 ,他的诗从单纯、清新、欢快而转向深厚、深沉、凝重。尤其是“文革”后期和以后的新时期 ,刘章面对现实的吟唱 ,追求的都是生活的真实和诗人“自我”的忠诚 ,同时不少诗篇又以其饱含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而达到“无我之境”。其《南国行》标志着刘章诗风的巨变 ,无论内容、形式和情调都与前大为不同。这个在诗苑四十年不断探索、辛勤耕耘、成绩卓著、硕果仅存的“农民诗人”,他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2002年01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建筑小说结构艺术的七宝楼台——《玫瑰门》《大浴女》的启示

    袁靖华

    《玫瑰门》、《大浴女》体现了铁凝的长篇小说在叙事时空、情节叙述、人物关系、人物心理等方面独特的结构艺术。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 ,既凸现出极具鲜明个性的女性作家的特点 ,又进一步开拓出作品的多重寓意空间 ,形成多声部的交响。

    2002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私人化写作的困境与突围

    李静

    目前的商业包装、商业炒作和文本接受者中男性的“误读”和女性的“白眼”,作为一种暗示有意或无意地使私人化女性作家走进“无物之阵”,面临“镜城困境”;女性作家通过解构夫 (父 )权、逃避母性、返归“私人生活”、“姐妹情结”,使得女性霸权极度膨胀 ,陷入“女尊男卑”的二元对立模式。私人化写作要突破重围 ,走出困境 ,首先社会应具备一种“人的行为”的审美心理 ;其次应公正客观地评判女性作家的私人话语 ,这是女性意识的诗意表达 ;再次女性作家也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责任 ,用爱心和审美的标准去控制情与理、灵与肉的关系 ,力求表现和谐的人性 ,建立一种理性的女性文化价值体系。

    2002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论李贺对曹植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李军

    曹植与李贺在人生经历遭际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李贺正是在对曹植的解读过程中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与沟通 ,进而形成对其诗歌艺术上的继承与发展的。曹、李诗歌有着鲜明的渊源和承传关系。

    2002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论先锋小说中个体时间的强化

    杨红莉

    先锋文本不再关注特定历史时间内所发生的有特定含义的事件或所产生的特定人物 ,只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物个体的时间即心灵的时间上 ,有意淡化或回避能引起公共回忆的公共时间。这种公共时间淡化、个体时间强化的直接结果是拓展了人物心灵的空间 ,加大了小说的表现力。实质是为了逃避政治背景 ,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书写大题材的反叛。

    2002年01期 43-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谈《汉书补注》的吸收前人成果

    马固钢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堪称唐人颜师古以后 ,历代前人对《汉书》研究之集大成。《补注》继承前人成果 ,填补了颜注的空白 ,纠正了颜注的错谬 ;而且《补注》所引某些成果实与颜注殊途同归 ,仅自不同角度观察而已。当然也有些则是前人研究的错谬而补注却继承的。

    2002年01期 46-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河北井陉方言语音说略

    盖林海

    井陉方言在方言区划上以往多认为属北方方言中官话的范围 ,通过调查发现该方言仍有百分之五十多的入声字 ,保留着与其它三声明显有别的读法 ,因而断定它当属于晋语区的张呼片。语音系统中声母有 2 0个 ,韵母有 3 2个 ,分开齐合撮四呼 ,声调有平、上、去、入 4类。

    2002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略论1935—1943年间毛泽东与季米特洛夫之间的关系

    柳敏和,岳振华

    193 5— 1 943年间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季米特洛夫与毛泽东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有分歧、有合作 ,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2年01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腐败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心育措施

    陈瑞瑞

    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做到教育、防范、查处三位一体 ,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可是少数地区和部门只重视惩治 ,而忽略了预防 ,使得反腐倡廉工作难以取得更大进展。应注重教育 ,尤其是心育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预防作用。

    2002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

    陈翠荣

    学校道德教育中之所以出现不少弊端 ,并不是灌输方法本身的问题 ,而是由于指导思想及方法论上的错误或是对灌输理解的简单化、狭义化和使用上的绝对化、片面化的结果。应着重分析灌输式道德教育方法的内涵、特点 ,并依据其实施的必要性 ,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2002年01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构建新时期高校育人新格局

    吴荣祥,覃柳娟,付鸿雁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学校必须构建以德治校的育人新格局 ,并从体制、管理、内容、载体、方法、形式、阵地、保障以及队伍建设等九个方面实施“三个一体化”:即决策、管理、运作实施一体化 ;方法、途径、队伍建设一体化 ;反馈、评估、激励机制一体化。

    2002年01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论校园治安的育人功能

    高秀桥,蒋萍

    育人功能是学校保卫人员行使治安管理权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 ,强化和突出“育人功能”,对新形势下校园治安出现的新问题的有效解决 ,对提高保卫人员素质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学生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毕力荣

    学生宿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 ,但往往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端正认识 ,构建新型的学生思想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宿舍中的思想教育 ,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吸引学生 ,教育学生 ,才能培养出素质优良的人才。

    2002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歌唱中的心理境界与内心视象

    李林

    就声乐作品的演唱而言 ,歌唱者在演唱状态中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境界和内心视象 ,这是表现歌曲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 ,表现声乐艺术美 ,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的基本心理条件。

    2002年0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浅论课堂教学中情感机制的运用

    朱铁梅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机制包括基础情感和随机情感。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被人们认同、重视。

    2002年01期 7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论将美育融入古典诗词教学

    高莹

    美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美育有机融入诗词教学 ,就要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提升他们的诗词美的鉴赏能力 ,并培养其创美能力。

    2002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教育需求方对高等教育专业选择意愿的调查研究

    邢秀茶,曹雪梅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教育需求方的要求 ,调查问卷表明 :学生选择时注重专业设置胜过学校声望与位置 ;学生喜欢选择与经济接轨的专业 ;家长与学生在法律、英语、心理、管理方向的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 ;高等教育的招生政策应更灵活 ;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指导。

    2002年01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于设置新专业的调研与思考

    王升,曹志鸿

    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增设与市场吻合或略具超前性的非师范专业显得尤其必要。应该遵循适应市场需求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及适度超前原则增设新专业。在增设新专业时应该注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破条块分割 ,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002年01期 83-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师图书馆应积极为成人教育学员服务

    姚秀花

    高师图书馆积极为成人教育学员服务的作用和意义重大。具体方法是增强成人教育学员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掌握他们的授课进度 ,根据他们的特点向他们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

    2002年0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试论合并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

    魏杏典

    院校合并已基本完成 ,合并院校图书馆应转向内部挖潜。要排除院校合并产生的各种障碍 ,利用合并带来的优势 ,以读者需求为中心 ,建立一支专业队伍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多途径开发文献信息资源。

    2002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学报资料室的功能及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程铁标

    学报资料室具有强大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 ,发挥它的各种功能 ,可以使其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002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适应现代教育需要 加强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马书德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搞好图书馆建设 ,必须更新观念 ,明确目标 ,加大投入 ,重视人才。

    2002年01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进一步搞好支教工作的几点建议

    刘树彬,陈增发,陈志光

    教育部门近几年组织了多次支教活动 ,这一活动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支教活动的认识 ,支教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奉献精神 ,各部门之间的协同 ,对支教人员的考核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全面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法 ,才能将支教工作搞得扎实有效。

    2002年01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书讯

    2002年01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