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学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

  • 抗日战争时期《火线》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贺立军;杨国伟;

    《火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河北省委的机关刊物。自创刊以来,《火线》以抗日救国为核心使命,刊登马列经典著作、中共领导人和理论家的文章以及中央与河北省委的实践指导类文件,聚焦服务抗战这一中心命题,涵盖马列理论宣传、党的建设强化、群众运动领导三大领域,成为华北地区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开展思想文化抗战的关键阵地。《火线》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呈现出坚持理论服务实践、把握使命导向和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明特点,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战时区域性传播,更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效宣传和高效传播提供了可堪借鉴的经验启示。

    2025年05期 v.27;No.153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大思政课”建设与红色资源研究

  •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

    张博;

    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频繁的挫折失利与艰难险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清醒与战略定力,发扬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彰显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开辟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实践与历史主动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觉,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华章提供精神支撑。

    2025年05期 v.27;No.153 13-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王倩;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革命形势新变化与政权建设新需求,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深入探索:理论层面,逐步廓清“人民代表”的本质内涵,确立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并从农村与城市不同领域进行理论阐释;实践层面,围绕代表选举的资格条件与产生程序、代表大会的组织流程与规范运行等环节进行探索。这一探索历经从理论到实践、从农村到城市、从地方到中央的演进,以其理论结晶与实践成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历史起点。

    2025年05期 v.27;No.153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强省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河北物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安海岗;李沫轩;石永贵;彭永芳;

    物流、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13—2022年面板数据,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物流-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物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实现从严重失调到优质协调的跨越式转变,表明三大系统间的相互驱动、协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河北省实施的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战略及数字经济建设,有效促进了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今后应采取设立物流专项资金、统筹规划和协调产业合作、构建区域绿色物流网络等策略,促进河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期 v.27;No.153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河北省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郝雷;师建泉;

    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开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场景,具有深远的意义。河北省银发产业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协同空间广等良好基础,但依旧存在专项配套政策缺失、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优势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地区发展银发产业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认为河北省银发产业应选择营养食品产业、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银发用品产业等重点赛道,采取制定相关规划及配套措施、加快谋划产业布局、培育银发产业主体平台等措施,力争形成“养老、为老、享老、备老”的多业态银发产业发展格局。

    2025年05期 v.27;No.153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乡村振兴研究

  • 乡村公共文化“在地化”的拓展逻辑、建构秩序与发展举措

    孟祥林;

    乡村公共文化“在地化”发展,需要基于原生态的本土文化,融合行政主导下的植入文化,使村民由乡村文化的旁观者、付出者转变为参与者、获益者。发展乡村公共文化,需要从空间拓展逻辑、经济学逻辑、社会契约逻辑等方面展开,谋求适合乡村公共文化的发展逻辑。同时,也需要在行政力量进场与乡土情怀退场、“自下而上”本土运行与“自上而下”文化下乡、夯实文化设施与供给文化产品、“嵌入方式”进入与“融入方式”植入等多种关系中把握建设力量、运行轨道、推进思路和实现机制,多方面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的发展秩序。进而,在涵养耕读文化、拓展数智空间、唤醒文化记忆、发掘乡贤文化、激励用户参与等多方面探索创新性发展对策,让富有乡味土味的本土文化融入现代化元素和呈现现代化发展样态,助推乡村社会持续发展。

    2025年05期 v.27;No.153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晗;梁雅婷;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更具现代化的农村集体经济形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统一经营权,具有显著的普惠性和开放性,是带动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强劲驱动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科学内涵、发展脉络、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等方面展开。未来,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全局,进一步拓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内涵,创新研究方法,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

    2025年05期 v.27;No.153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层治理研究

  • 石家庄城市交通拥堵协同治理策略研究——基于多模式交通网络耦合的视角

    李龙;李冰;

    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加强交通建设与管理,拥堵问题有所缓解,但仍面临路网结构矛盾、需求错位、多模式协同不足、数字化支撑薄弱等挑战,造成物理衔接不畅、运营组织冲突、信息割裂等交通综合管理问题,影响交通拥堵治理效果。为了提升交通系统整体协同性,缓解拥堵现状,石家庄市应强化跨模式协同治理机制,优化路网结构与枢纽物理衔接,突出公交优先以优化运营组织,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打破信息壁垒,从而提升多部门间动态协同能力。

    2025年05期 v.27;No.153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后单位制社区托管的治理机制与空间正义困境——以衡水市为例

    王向卓;葛承烨;刘国英;

    不少后单位制老旧小区因管理主体缺失与居民支付能力有限,长期处于无人管、没钱管的治理困境。衡水市近年来推动区域连片式物业托管,通过大社区带小社区的模式,以极低成本为老旧小区提供基础性的卫生与安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间衰败问题,实现了生存性正义的最低保障。然而,低成本治理模式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引发资源配置不均、居民参与缺位等问题,导致发展性正义与尊严性正义的系统性缺失,呈现出空间正义的双重机制。对此,可以反哺机制提升社区公共性,以精准补贴推动财政公平分配,以低技术自治激活居民参与能力,以便在资源有限背景下实现正义与效率的协调。

    2025年05期 v.27;No.153 62-6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法学研究

  • 律师行业中深度伪造技术滥用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

    魏小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律师行业的服务模式与业务生态,提升效率的同时亦带来诸多法律风险,尤以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最具挑战性。该技术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音频、文本等内容,可能对诉讼证据的真实性、法律条文的适用性、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法律推理过程产生实质性干扰。为有效防范相关风险,需构建多维防控机制,包括区块链存证、多模态鉴伪、权威法条数据库、专家辅助人制度与算法逻辑可解释性规范等举措。通过制度建设与技术治理,律师不仅要提升技术素养、承担更严谨的审查职责,更要在制度与伦理层面强化约束,维护法律服务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2025年05期 v.27;No.153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互殴案件中正当防卫认定阙如之表现、原因与匡正

    秦宗川;何震;

    长期以来,司法机关对于互殴案件中正当防卫的认定过于苛刻,将许多本属正当防卫的行为认定为违法犯罪,导致该类案件的正当防卫认定率极低。传统互殴概念过于宽泛、正当防卫指导性认定规则适用不足以及被害人过错的认定失范,是此类正当防卫认定阙如的主要原因。互殴案件中存在正当防卫的认定空间,应当对互殴作实质限缩解释,更合理解读正当防卫的认定要件,加强指导性规则的理解与适用,并对不同互殴案件中正当防卫的认定规则作差异化设置,以强化互殴案件中正当防卫的认定。

    2025年05期 v.27;No.153 7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科技赋权下的合同正义:互联网平台协议条款制定模式的重构

    丁猛;刘颖泽;

    传统互联网平台格式条款以效率为导向,但因为互联网平台的经济、科技和信息优势,使得合同合意基础被瓦解,自由与平等难以实现。平台通过算法实现合同的“千人千面”调整,形成了科技支配下的单项服从。但“数据+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为重构合同正义提供了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解析条款风险,辅助消费者与平台协商,修复信息权力的不对称;即时协商机制推动条款从“静态合意”转向为“动态适配”,允许用户就条款内容与平台进行商议,实现真实意思表达。为实现合同正义的制度保障,可以采取“共识条款+核心条款”的分层治理框架,既明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义务以约束平台责任,又可以借助算法透明化和用户反馈机制,确保核心条款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同时建构“备案—监测—预警”的监管机制,防范科技滥用。

    2025年05期 v.27;No.15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语言与文学研究

  • 从《苕溪渔隐丛话》看唐宋僧诗的诗学批评

    王开冉;

    僧诗从唐宋偈颂的诗化流变而来,本土诗歌对偈颂在审美特质上加以改造,以诗歌的修辞、语言、韵律和形式来创作偈颂。《苕溪渔隐丛话》中所录唐宋僧诗,是中古时期僧诗的典范之作与诗学批评研究的关键材料。唐宋僧诗是禅宗思想观念与本土诗学实践互相影响下的同构结晶,唐代僧诗以“境”隐喻禅思,宋代僧诗以“理”表现审美。唐宋僧诗在功能上完成了从宗教体验到审美思辨的转型,共同建构起中古时期僧诗文学的书写典范。

    2025年05期 v.27;No.153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元叶颙《樵云独唱集》版本考述

    高印宝;

    叶颙为元末明初隐逸诗人,其《樵云独唱集》因流传绝稀,长期被学界忽视。通过系统梳理,现存叶颙诗集版本有明刻残本、四库全书本、续金华丛书本三大系统,此三大系统皆源于明成化十九年叶颙曾孙叶琪刊本。明刻残本属最早版本,残佚严重,存诗较少;四库全书本删削序跋,内容多阙;续金华丛书本中缺失的七律据四库全书本辑补,仍非完帙。目前国家图书馆所藏清抄本《樵云独唱诗集》八卷,收录叶颙作品最为完备,属现存唯一足本。

    2025年05期 v.27;No.153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历史研究

  • 器以载道:契丹旗鼓文化考论

    刘媛;

    中原王朝将旗、鼓作为赐物授予外藩,令其在军用功能之余亦具备了礼用功能,逐步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唐朝式微后,旗鼓文化为契丹所继承,并在契丹的政治秩序和权力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乃至成为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然而,辽太祖仿汉制称帝的政治举措及辽太宗管理、授赐旗鼓的行为均不同程度地贬抑了旗鼓文化的权威,自此,获得旗鼓意味着拥有合法统治权力的文化记忆逐渐被契丹人淡忘。景宗中兴时期,辽与宋的冲突和交往活动为其旗鼓文化的再次发展提供了机会,并促进了旗鼓祭祀仪式的产生。

    2025年05期 v.27;No.153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近代河北居民服饰消费模式变迁趋向及影响探析(1861—1937年)

    郭立珍;

    服饰消费是居民物质消费的重要内容,更是衡量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尺。天津开埠后,河北地区居民服饰消费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着的用料、式样由单调转向多元,消费方式由自给自足向商品率提升发展,节俭主导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1861—1937年间,河北居民服饰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但消费差异明显,整体水平仍偏低。居民服饰消费模式变迁对近代河北衣着类商业的发展、纺织工业的兴起、棉纺织业的繁荣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5年05期 v.27;No.153 115-12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奇逢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曹津;张骥;

    家庭伦理是关乎家庭内部情感、责任和互助的伦理规范,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个人福祉、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孙奇逢在其家训中提出的一系列教戒子弟的主张,蕴含了丰富的家庭伦理思想,不仅为当时封建社会士大夫家庭教育提供了范本,也对当下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家庭和谐、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5期 v.27;No.153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距离诠释和价值意蕴

    刘光斌;邓一莎;

    基于诠释学的分析范式,人们可以从出场语境、距离诠释和价值意蕴三个方面诠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出场语境看,需要从文本语境、历史语境、实践语境和文化语境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距离的诠释看,必须厘清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解释者与理解者之间的距离,以准确完整诠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价值意蕴看,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动能,贡献了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案。

    2025年05期 v.27;No.153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使命与实践路径

    郑爽;房琛;井影;李会青;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昭示新时代教师教育承担如下崇高使命:强化培育大国良师之责,夯实教育强国之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铸就教育强国之色;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增进教育强国之力。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实践路径,重在加强教育家精神浸入的教师一体化培育设计与落实、创建全方位协同的教师培养培训共同体、完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技术赋能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数字化、浓厚校园内外尊师重教促教氛围,为实现教育强国、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2025年05期 v.27;No.153 13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VR场馆数智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

    苑帅民;邵博;

    教育数字化时代浪潮下,高校思政课建设迈入了内涵式发展新阶段。VR场馆凭借其自身优势为教育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思政课在VR场馆的数智赋能下呈现出增拓育人空间、话语体系转变、育人精准化等应用优势。同时,VR场馆数智赋能思政课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源资金困难、融合程度不足、教师数智化能力欠缺、监测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高校应采取建设多元VR场馆群、构建“VR场馆+课堂”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2025年05期 v.27;No.153 14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姜浩;段雪松;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教学体系却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学科逻辑层次存在断裂,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存在的差异,课程、教学与作业内容缺乏差异化设计,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不足等。基于此,应依据认知进阶原则、素养导向原则、动态衔接原则,重构教材内容结构,创新教学实施路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能力建设,从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2025年05期 v.27;No.153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智慧服务视域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王光梅;

    智慧服务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整合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个性化的体验。智慧服务的内涵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服务理念、模式与资源配置的革新,涵盖创新、发现、规整多类智慧服务领域。但是,智慧服务创新模式的落地面临多维度的现实瓶颈,如移动路径的“隐私—精度”困境、虚拟路径的高成本与低覆盖问题、精准路径的技术壁垒等。针对这些挑战,未来应聚焦于算法创新、技术优化、生态联盟构建及韧性验证体系打造等,以推动智慧服务向更高阶、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v.27;No.153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书评

  • 京津冀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系统建构——评《京津冀电子商务税收征管》

    樊勇;

    <正>王凤飞所著的《京津冀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是一部集理论创新、实践价值与政策启示于一体的力作。该书聚焦京津冀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理论与实践,以多维度视角剖析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破解数字经济时代税收治理难题提供了有效建议。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体现在从区域协同转向税收治理现代化。该书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揭示税收治理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层关联。

    2025年05期 v.27;No.153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石家庄历史文化系列研究2025”征文启事

    <正>石家庄既是先秦时期鲜虞中山国的所在地,也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为深化石家庄历史研究,深入挖掘和利用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设置“石家庄历史文化系列研究重点课题”,经公开征集、项目申报、专家评审、院务会审定等程序,确定由石家庄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王锋课题组承担相关研究和组织工作。

    2025年05期 v.27;No.15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