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时代精神(创建时期)The Spirit of the Times of Marxist Scientific Atheism
李士菊;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实践中产生的,其理论背景是资产阶级对宗教的批判,特别是18世纪法国启蒙学说对宗教的彻底否定;其社会背景一方面是历史的发展表现为“全球化”特征,另一方面宗教的变化表现为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扩张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产生,是无神论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也确证了它是一种“以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宗旨的、革命的和批判的科学的宗教学理论。
关键词(KeyWords):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世界历史;宗教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理论研究”(04BZX004)
作者(Authors): 李士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 [2]马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1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