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研究On the Ancient Hongcun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Commercialization
周小凤;卢松;陈思屹;宋星震;
摘要(Abstract):
作为传统乡村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古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景观形态和文化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宏村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视角对宏村的商业化现象进行探讨.面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研究的薄弱现实,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分析得出了古村落宏村旅游商业化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加深对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古村落适度旅游商业化发展提供现实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KeyWords): 旅游商业化;特征;古村落;宏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59);; 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2009sk070zd)
作者(Authors): 周小凤;卢松;陈思屹;宋星震;
DOI: 10.13573/j.cnki.sjzxyxb.2013.06.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 [2]吴晓勤,陈安生,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2001,(8):59-61.
- [3]金勇兴.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3):46-50.
- [4]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6):66-70.
- [5]李艳娜.皖南南屏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78-79.
- [6]卢松,陆林,徐茗.黟县古村落海外旅游市场研究[J].经济地理,2005,(2):252-256.
- [7]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
- [8]卢松,陆林.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J].地理研究,2005,24(4):581-590.
- [9]姚国荣,陆林,章德辉.古村落开发与旅游运营机制研究——以安徽省黟县宏村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4,(4):67-70.
- [10]王咏,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6,29(3):298-306.
- [11]卢松,陈思屹.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1):17-25.
- [12]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
- [13]卢松,张捷.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和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63(6):646-656.
- [14]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2):536-548.
- [15]徐红罡,吴悦芳.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线固化的路径依赖——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10,29(7):1324-1 334.
- [16]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3,(4):56-60.
- [17]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
- [18]熊礼明,李映辉.古镇旅游商业化探讨——以凤凰古镇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3):285-289.
- [19]王衍.中国旅游发展笔谈[J].旅游学刊,1994,(4):5-8.
- [20]陈一帆.旅游区的商业行业[J].生态经济,2002,(10):74-75.
- [21]范方舟.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问题剖析[J].商业时代,2010,(25):124-125.
- [22]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3):427-436.
- [23]李倩,吴小根.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21(12):52-57.
- [24]卢松,张捷.世界遗产地宏村古村落旅游发展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6):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