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的民间组织与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以《泰泉乡礼》为中心的考察The Folk 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Moral Enlightenment in the Rural Community
贺宾;陈伟;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组织在广大乡村社区的道德教化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代黄佐在其《泰泉乡礼》中对此多有记述。由《泰泉乡礼》,可见传统国家通过编织民间社会在乡村社区建立了多层面而又相互贯通的道德教化网络,藉此,在广大乡村构建起“心悦诚服”的统治秩序。以《泰泉乡礼》为参照,当代新农村建设不应忽视道德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对民间组织在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更须格外关注。
关键词(KeyWords): 民间组织;乡村社区;道德教化;《泰泉乡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贺宾;陈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 [2]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SOCIETY——CIVILSOCIETY概念再检讨[J].云南大学学报,2003,(1).
- [3]刘娅.解体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乡村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 [4]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 [5]黄佐.泰泉乡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6]黄宗羲.明儒学案[M].台北:里仁书局,1987.
- [7]顾起元.客座赘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8][加]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3.
- [9]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南出版社,1999.
- [10]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2,(6).
- [11]明太祖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勘本,1968.
- [1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 [13][葡]曾德昭.大中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1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3.
- [15]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16]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 [1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 [18]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M].长沙:岳麓书社,2003.
- [19]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 [20]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