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军衙门到海军部——清廷近代海军中央机构的初步建立与人员取用From Navy Yamen to Navy Department: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g Modern Naval Central Institutions and Talents Selecting
张季;
摘要(Abstract):
清廷近代海军中央机构的建设经历曲折,由海军衙门、筹办海军处到海军部,机构设置日益专职化,地位也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取用人员的标准也经历了由调用办事能员到取用专门人才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大变局下对于机构设置及取用人员的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廷近代海军的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海军衙门;海军部;中央机构;取用人员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季;
DOI: 10.13573/j.cnki.sjzxyxb.2010.01.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关于海防的讨论,可参阅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②姜鸣对海军衙门的创议、内部结构及所辖事务等做了细致考订。参见姜鸣《“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考》,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谢俊美考察了总理衙门的建立过程及机构设置、功过及其裁撤等问题。参见谢俊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论略》,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 ①季平子认为设立海军衙门的主要目的是用来修三海和颐和园的,它扼制了1874年以来的海军建设。参见季平子《近代海军建设史上的一场骗局———关于设立海军衙门和宣布北洋海军成军二事的实际意义》,载《河北学刊》,1994年第4期。王道成通过考察颐和园经费的来源,得出了颐和园的修建与海军衙门的密切相连的结论。参见王道成《颐和园与海军衙门》,载《人民论坛》2006年第4期。
- [1]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3]周馥.醇亲王巡阅北洋海防日记[J].近代史资料,1982,(1):2.
- [4]清会典事例[M].北京:中华书局,1991.
- [5]佚名.北洋海军章程[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 [6]李鸿章.海军要缺拣员补署折(附清单)[G]//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第1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 [7]谢俊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论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4-18.
- [8]张侠.清末海军史料[M].合肥:海洋出版社,1982.
- [9]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等奏请改定全国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G]//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 [10]部饬保荐海军人才[N].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三日(1908-07-11).
- [11]拟订调用海军学士甄别章程[N].北洋官报,宣统元年闰二月二十四日(1909-04-14).
- [12]宣统政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13]筹办海军处奏留学英国海军毕业生请奖折[N].北洋官报,宣统元年七月十七日(1909-09-01).
- [14]京师近事[N].申报,宣统元年八月初七日(1909-09-20).
- [15]拟订海陆军用人章程[N].大公报,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四日(1910-01-14).
- [16]海军人才之搜罗[N].大公报,宣统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910-03-09).
- [17]海军处奏续调人员具奏奉旨由[B].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会议政务处档案全宗,552第702卷).
- [18]海军处厘订学生奖章[N].大公报,宣统二年四月十九日(1910-05-27).
- [19]海军留学生暂行练习[N].大公报,宣统三年六月初七日(191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