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形而下化”过程中的主体性探究A Study of Subjectivity in Materialization of Marxism
李爱华;王磊;
摘要(Abstract):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社会现实中并未充分展现,主体性的社会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形而上"现状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化、指导思想的纯理论化、精神生活的边缘化。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形而下化"过程中,必须从现实利益和民生关怀入手,坚持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互动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形而下化"和"形而上化"的辩证统一,充分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关键词(KeyWords): 主体;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石家庄学院2011年科研启动基金重点项目(11ZD006)
作者(Authors): 李爱华;王磊;
DOI: 10.13573/j.cnki.sjzxyxb.2013.04.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3]现代汉语大词典[K].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 [4]张闻天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 [5]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EB/OL].(2010-09-16)[2103-02-1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16/c_13514830.htm.
-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求是,2010,(21):3-6.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 [8]余金成.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的三种形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9.
-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