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素质偏差及其重构路径The Deviation of Socialist New-styled Farmers' Quality and its Reconstructing Way
汪青松;
摘要(Abstract):
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具有自己特定的科学内涵,其素质亦具有既定的衡量标准。在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创造性转化的当下进程中,农民素质客观存在的诸多偏差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消解和缓滞效应。而置于新时期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素质重构,其路径选择应是一个系统的考量。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素质偏差;衡量标准;重构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社会分化背景下的河南农民精神富裕研究”(B459)
作者(Authors): 汪青松;
DOI: 10.13573/j.cnki.sjzxyxb.2010.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沙莲香.论中国人的素质构成与社会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0,(7):20-24.
- [2]陈华宁.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及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9-08-17.
- [3]吴晶晶.中国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成效显著[N].中国信息报,2007-10-15.
- [4]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略有下降[EB/OL].(2008-12-18)[2009-08-20]http://www.hebei.gov.cn/article/20081218/1118234.htm.
- [5]勾青乔.关注农民健康做好健康教育构建和谐乡村[EB/OL].(2009-01-16)[2009-08-20]http://www.heb.chinanews.com.cn/baoding/11/2009-01-16/140.shtml.